畢業院校:北京大學經濟系本(ben)科,倫敦大學博士;
出生(sheng)地(di):河北省石(shi)家莊市;
出生日期:1957年(nian)
職業:企業家、投資(zi)人、酒莊莊主。
田軍(jun),倫敦大(da)學(xue)(xue)經(jing)濟學(xue)(xue)博(bo)士(shi);1982年(nian)北京大(da)學(xue)(xue)經(jing)濟系畢業后,就職于國(guo)家物價(jia)局與國(guo)家計(ji)委;1988年(nian)赴英,曾任倫敦經(jing)濟學(xue)(xue)院研究(jiu)員,中國(guo)經(jing)濟學(xue)(xue)會(英國(guo))主(zhu)席(xi),高(gao)(gao)誠(cheng)-MTM公司高(gao)(gao)級顧問、副(fu)總(zong)裁;英國(guo)富(fu)地(di)石油控股(gu)有限公司(倫敦證交所主(zhu)板(ban)上市)副(fu)總(zong)裁、首席(xi)運營官;中視博(bo)雅(ya)品牌創(chuang)新工(gong)場創(chuang)始人,金(jin)融客執(zhi)行主(zhu)席(xi),君正控股(gu)投資集團總(zong)裁,馬(ma)丁酒莊(zhuang)、未名(ming)酒莊(zhuang)董事長。
田軍,十足的學者,大學畢業后筆耕不輟,五本書、上百篇文章,涉獵面極廣。然而,他的身份是企業家,在商界如魚得水,成就不凡。圈內被稱為“儒商”,動輒談“戰略研究”,但出手亦果敢;善于退讓,以妥協換取長期利益,逼急了也犯倔;勤于思考,勇于創新,用智慧賺錢。
80年代中期,田軍是京城最活躍的青年經濟學家之一,曾多次參與"玉泉山上雕文字"。1984年中國經濟改革重心由農村轉向城市,時任國家經委副主任的朱镕基建議屬下的中國經濟出版社找一些青年學者撰寫"中國城市經濟改革研究叢書",宣傳"有計劃的商品經濟",田軍被選中寫作最熱門的《論我國的價格改革》一書。1985年中國出版大型系列叢書《當代中國》,田軍成為《當代中國物價工作》三位編輯之一。這一年,他在國家級報刊上發表文章25篇。
1988年赴英,師從有著"希克斯教授"頭銜的著名經濟學家Nicholas Stern,在倫敦經濟學院做研究,獲得倫敦大學經濟學博士。參與創立(英國)中國經濟學會并擔任主席,期間名譽主席是英國前首相希思爵士,副主席是中國當紅經濟學家、北京大學教授張維迎。
1999年加盟英國富地石油控股集團,2012年任總裁,掌管著這家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市22年的老牌石油公司和中國、中亞以及中東幾十個大型投資項目。集團是中國燃氣(香港上市,384)核心股東,在大陸的運營公司達518家。
2015年任君正控股集團總裁,下屬“君正集團”、“博暉創新”兩家上市公司以及天弘基金(余額寶)、華泰保險等知名金融機構以及大安制藥、衛倫制藥、中科生物、格林泰科等醫療機構。田軍高度關注互聯網金融和新經濟,作為天弘基金董事、薪酬與提名委員會主席,參與2013-14年中國商界最惹人眼球的“屌絲逆襲”項目,余額寶,天弘基金從53億到1萬多億,由中國規模最小的公募基金一躍成為行業第一。
田軍是著名(ming)的(de)天(tian)使投(tou)資(zi)人,投(tou)資(zi)項目(mu)包括:玖富(fu)數科(納斯達克(ke))、巨正源(深交所)、知(zhi)嘛文(wen)化、Z說(shuo)球(qiu)鞋、懷山堂(新三板(ban))、燕(yan)小(xiao)廚孕婦(fu)燕(yan)窩、酒芬(fen)堡威(wei)士忌(ji)(澳洲)、中天(tian)伯鴻、松原廣燃燃氣、智(zhi)趣醫療(liao)網絡、金融客咖啡等。
• 創辦中國經濟學會(英國)
1985年,中國大陸旅美學者創辦了中國留美經濟學會;隨后旅英學者于1988年創建中國留英經濟學會。同多數大陸留學生創辦學會曇花一現的命運不同,這兩個學會一直延續至今,成為美國和歐洲研究中國經濟方面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組織。
田軍1988年5月赴英國倫敦經濟學院作訪問學者,是年末與北大同學金立佐等人共同組織召開中國留英經濟學者第一屆代表大會,并成立中國留英經濟學會。
田軍對中國經濟學會(英國)發展之貢獻是獨一無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將留英經濟學會改造成中國經濟學會(英國),后來又進一步發展為中國經濟學會(歐洲/英國)。嚴格地說,中國經濟學會已不再是中國大陸學者自身的組織,而成為英國乃至歐洲研究中國問題的主流社會團體。其出發點是英國國家小,規模上無法與美國比擬,如果僅僅限于中國學者范疇的活動,圈子會越變越小。除了學會定位與名稱變化外,田軍改造中國留英經濟學會的第一步是將學會注冊為社團機構,邀請英國前首相希思爵士為名譽主席,聘請Alex爵士作財務監督、以及知名學者莫里斯、斯戴恩等人為顧問,提升學會的形象與社會地位;隨后又大量吸收英國籍會員,并修改章程,要求理事會中至少有一名英籍學者。
留美、留英經濟學會均采納了歐美流行的輪流執政理念,會長、主席一年一換。而田軍在擔任了一屆經濟學會主席后,連續八年任秘書長,直到1999年離開英國時才卸任。這在留美、留英經濟學會歷史上是個例外。他在學會的主要職責包括(1)利用他在倫敦金融城的工作關系為學會活動籌資;(2)利用國家機關及北大同學關系邀請中國有名望的學者及政府官員出席年會。90年代經田軍邀請參加(英國)中國經濟學會年會的知名人士包括馬凱、易綱、吳敬璉、劉鴻儒、安志文、高尚全、孫尚清、董輔礽、張卓元、鄒至莊、張五常、林毅夫、樊綱、張曉強、李劍閣、邱曉華、蘇寧、倪迪、徐景安等。
• 制度引進與創新
田軍旅居英國11年,對當地社會經濟制度有著深刻了解。他認為英國人對于現代人類社會的最大貢獻是制度創新與規范,根據統計現行國際政治、經濟、社會、體育制度規則中50%以上由英國人創造或完善成型。據此田軍及其同事通過中國商界及政府的關系向國內推薦引進歐美通行商業制度與規則超過20項,其中產生作用和影響的包括北京商品交易所、中國企業管理認證制度、數字電視廣播標準、大型連鎖超市、汽車安全帶、汽車緊急救援、信用卡保護與服務、保險EA門店等。
• "莊園葡萄酒"理念和"原產地保護"原則
在制度引進方面,田軍不遺余力地推廣"莊園葡萄酒理念"和"原產地保護"原則,對中國葡萄酒質量提升做出重要貢獻。旅歐期間,田軍與朋友一道投資法國葡萄酒莊,對歐洲傳統葡萄酒文化有著深刻理解。回國后發現中國葡萄酒行業的"大品牌戰略"與歐洲"小酒莊理念"大相徑庭,國內多數葡萄酒公司投入大量"進店費"控制終端市場,而在葡萄種植環節投入的資金太少。大品牌市場戰略的結果是葡萄酒公司多渠道收購葡萄原漿,造成質量沒有保障。
鑒于此,田軍開始在國內宣傳歐洲莊園葡萄酒理念,并于1997年與中糧酒業旗下的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在河北沙城共同投資"馬丁莊園",按照歐洲標準進行"莊園化種植、酒莊式釀造",為長城葡萄酒提供高檔原料,同時出品馬丁莊園葡萄酒,滿足高端客戶需求。經過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國葡萄酒行業的觀念開始轉變,一系列按照獨立莊園酒理念生產的葡萄酒如馬丁莊園、中法莊園、桑干莊園、紫晶莊園、君頂莊園、愛菲堡、卡斯特莊園等陸續面世。
• 其它活動
田軍充滿家國情懷,經常通過全國政協提案或政府咨詢通道為國家獻計獻策。針對北京等大都市存在的交通擁擠現象,田軍根據歐洲經驗建議采納發展差異化公共交通的解決方案,即在高峰期通過高收費提供高端服務,減少白領族開車上班現象,緩解黃金時段交通壓力。同時建議北京參照香港中環的規劃理念,建立“東中環”即國貿CBD交通樞紐,通過快軌連接首都國際機場;同時建立“西中環”即“金融街商務中心”交通樞紐,通過快軌連接大興新機場;然后建立北京“東中環”和“西中環”一站式快軌,使兩大CBD交通樞紐相互連接。并建議圍繞五個高鐵和鐵路中心站即西客站、北京南站、北京站、北京北站和北京朝陽站去規劃“立體式”的交通樞紐和商務中心,以大幅提升城市生活與交通運行效率。
另外(wai),田軍(jun)參照羅(luo)馬、巴黎(li)、倫敦等著名(ming)歐洲城市的(de)風(feng)格提(ti)出(chu)"以中軸線(xian)為基礎恢復北京(jing)古都風(feng)貌"的(de)建(jian)(jian)議(yi);在深(shen)(shen)圳撤(che)除“二(er)線(xian)關”前,田軍(jun)提(ti)出(chu)保留二(er)線(xian)關,并(bing)采取措施打通深(shen)(shen)圳與香(xiang)港自由通行(xing),強化(hua)深(shen)(shen)港一體化(hua)并(bing)藉此(ci)擴大中央政府對(dui)港影響(xiang)力的(de)建(jian)(jian)議(yi);均受到(dao)有關部門和專家的(de)重視。
作為學者,田軍的主要研究領域是“比較經濟制度”、“發展戰略問題”與“品牌定位”,主要作品包括《中國企業行為發生的環境分析》,《中國地方政府行為的國際比較研究》(1987),《中國定量配給制度研究》(1990),《臺灣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1993),《中國農村與城市經濟改革的不同》(1993),《中國為什么選擇漸進改革方式》(1994),《英國國有資產私有化過程》(1998),《美國航空業危機對中國的啟示》(2003),《單點系泊–海上輸油技術革命在中國茂名》(主編大型專著2004),《建設遠海浮動碼頭符合中國國家戰略》(2006),《民主選舉的程序問題-兼評東西方觀察問題角度之差異》(2008),《超越自我的修煉》(2009),《中國崛起:特殊時期的特別機會-讓歷史告訴未來》(2015);【博雅論道】專欄(香港經濟導報2015-17年,連載文章約20篇);【冀商傳奇】《田軍:中國心,河北情》(上下兩集,2016);主辦《未名合作社》自媒體,累計發文20余篇(2016年起);《煙霏蔚秀朗潤心》文集(2018);《未名合作社的歷史與邏輯》(2021)。
文學作品《北大的情與夢》、《青春憶,最憶是燕園》、《三十年再回首》、《英國的大學》、《燕園風骨–懷念陸卓明先生》、《臺灣印象》、《感受美利堅》、《走進歐洲大陸》、《我在英國的車族生涯》、《直面挑戰,在充滿壓力的市場找到人生價值》以及《洪君彥和他的學生們》(中國發展出版社,聯合主編)等備受讀者歡迎。
• 葡萄酒文化
田軍偏愛葡萄酒文化,家族控制的中海控股國際公司在歐洲與澳洲有著廣泛的葡萄酒、白蘭地與威士忌釀制合作關系,1997年與中糧酒業中國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在河北沙城共同設立合資企業,提出"好葡萄酒是種出來的"的口號,在中國引入歐洲酒莊葡萄酒理念,打造"馬丁莊園"高級葡萄酒,深得中外業內專家的好評。2016年馬丁酒莊307小西拉干紅榮獲“一帶一路”國際葡萄酒大賽金獎;2017年馬丁酒莊304霞多麗干白榮獲中國優質葡萄酒挑戰賽質量金獎;馬丁酒莊丹魄干紅贏得RVF中國優秀葡萄酒年度大獎;馬丁酒莊307小西拉干紅和馬丁酒莊305龍眼干白雙雙榮獲2017年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銀獎;2018年馬丁酒莊308馬瑟蘭干紅獲得2018年布魯塞爾金獎和法國國際葡萄酒大賽銀獎;2019年馬丁酒莊309大師珍藏干紅榮獲2019年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賽銀獎;G100國際葡萄酒大賽1000元組銀獎;在發現中國-2019中國葡萄酒發展峰會上,斬獲年度最受歡迎中國酒莊稱號,并一舉奪得兩個年度十大中國葡萄酒。
2014年在全國高校校友眾籌合作的高潮中,他發起眾籌未名酒莊,與馬丁酒莊合作,打造中國高端葡萄酒圈群。將產業互聯網和品牌定位戰略應用到未名酒莊,創造全新的銷售模式中。100名成功校友加入進來,不僅帶來了更高的起點、更大的機會,更將枯燥、充滿壓力的產品銷售轉變成校友聯絡感情、增加友誼,共同創業的美好事業。
• 經商之道
關于商業的成功之道,田軍給出的建議是“沖出競爭”。競爭是商品經濟的活力所在,但深陷競爭環境中的企業是痛苦的。要想成功,就要在競爭中殺出一條血路,找到專屬于自己的立足之地。占領制高點,你需要有眼光,并敢于冒風險,在眾人混沌時先行一步。富地石油在中國市場上創造了多項第一:第一個遠海浮動式碼頭,為中石化最大的煉廠茂名石化接卸原油;第一個在航空領域建立的大型中外合資公司,為中南五省20多個機場提供飛機加油服務;第一個在南方與中石油合作的成品油碼頭與倉儲設施,成為“北油南下”的中轉基地;與中石化合作,完成中國第一座液化天然氣工廠500名員工與企業改制;第一個液化天然氣船舶加注碼頭和第一艘船舶雙燃料動力船,開啟中國LNG應用的新市場;第一個取得煤層氣開采證的外資企業,開創中國利用非常規天然氣的先河。
占領制高點,你需要不斷創新的精神,不僅是產品、技術,也包括商業模式和管理方法。余額寶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銀行官方利率與市場利率的巨大差異人人都看得見,多數企業關注自身如何獲取低息貸款。而天弘基金看到了巨大的商機,力圖創造一個讓千家萬戶享受市場利息的機會;更重要的是他們找到了最佳的合作伙伴,利用阿里巴巴支付寶的電子商務平臺鏈接銀行資金與市場,迅速擴張。等其他人醒過來時,余額寶已經達到無法超越的規模,一騎絕塵;盡管后來市場上出現了各種“寶寶”,都感嘆余額寶起跑太快,望塵莫及。
占領制高點,除了眼光外,進入市場的速度也非常重要。田軍認為,企業特別是創業者一定要學會與資本市場打交道。資金能夠使技術插上翅膀,快速飛翔。15年前,中國大約有100家民營企業進入天然氣市場,中國燃氣與新奧燃氣脫穎而出,憑借的是與資本市場對接,依靠資本的力量迅速擴張;當更多的企業明白過來,燃氣行業跑馬圈地階段已經完成。20年前世界互聯網技術的浪潮涌入中國,上千家公司在淘金,但成功完成與資本市場對接的新浪、網易、搜狐、百度等成為贏家。
• 燕園情懷
田軍對于母校有很深的感情,他經常說,人生非常短暫,但燕園生活是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一個過程。四載春秋,書讀得并不多,但北大精神熏陶給人以做事的信心和責任心,一生受益無窮。他在《北大的情與夢》一文中寫到:“北京大學是我放飛夢想的地方,此前我的世界很自然、很狹小、也很物質。1978年高考改變了我的人生,仿佛打開一道大門,思想的疆界驟然寬闊起來。北大是物質的,但她更屬于精神世界那一極。進入燕園,我知道了蘇格拉底的名言:‘未經反省的人生沒有意義’;起初是好奇、神秘感和追風心理作祟;但不知不覺間,我的心開竅了,開始懂得哲學不是玄學,而是照亮人生旅途的燈塔;開始懂得人需要去“造心”,去感知精神世界,去探究更加遼闊的疆域”。
四年時間,建立人生高境界比學習知識重要得多,讀“如何快速致富”、“窮爸爸富爸爸”之類的書,不如讀世界歷史和名人傳記。只有站在成功人士的肩上,樹立高境界,你才會目光遠大,不貪圖小利,不會為小事把持不住自己而折進去,丟失真正的大機會。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賽跑。
北大精神的核心是“獨立自由和兼容并包”。獨立即不畏權勢,不媚流俗。自由指思想不受約束,不受任何非學術因素的干擾。而兼容并包,在一定程度上正是獨立與自由的結果,它要求我們容納異見,心懷謙遜,因為在博大精深的知識海洋面前,沒有霸權,人人平等。這種文化氛圍有很強的感染力,不知不覺間,田軍感到內心開始變得強大、甚至有點狂妄。此前一直認為《人民日報》是金科玉律,像“毛主席語錄”一樣不容置疑;受北大的影響,會不時感覺到人民日報上的觀點存在問題,也經常發現一些知名教授的論述不夠準確。起初遇到這種情況內心有些緊張、砰砰地跳。漸漸地懷疑變成一種習慣,北大人抨擊時政是家常便飯。
北大人有一種天然的使命感。進入燕園之前,世界的命運、中國的命運對于普通民眾來說多少有些奢侈、虛無縹緲,甚至是八竿子打不著。進入北大之后,一切都改變了,許多過去毫不相干的東西一夜之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田軍感到,北大會使你一度狂妄和偏執,但它高于、優于虛無和狹隘。她催促你閱讀和思考,激勵你奮斗與追求。走向社會以后,你會慢慢地懂得過于執著的危險,懂得控制甚至撤退,甘于淡泊,享受淡泊。但這不是簡單的回歸,而是超越、是升華。是在另一世界的平衡,而帶我們進入這一世界的地方是北大。
燕園是美麗的,然而比校園更具魅力的是諸多大師的風采,特別是他們留下的文字。母校名師薈萃,其跨學科聽課的傳統和名目繁多的講座,使學生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不同領域的大師。田軍回憶到,四年間最大的收獲是師從陳岱孫、厲以寧、陸卓明、洪君彥等經濟系老師,當然還有季羨林、朱光潛、曹靖華、謝冕、佘樹森、李賦寧、候仁之等不同領域大師。
田軍熱愛母校。學校或系里組織的各種活動,只要有機會,他一定會想辦法參加。1998百年校慶,他專程從遙遠的英國趕回來。2009年,世界經濟專業50周年慶,他不僅捐助經費,更投入大量時間撰寫紀念陸卓明老師的文章,一篇《燕園風骨》成為紀念文集的書名。2012年初北大經濟學院出版100周年紀念文集,田軍兩篇文章入選。2011年洪君彥老師在香港住院后,田軍參與發起關心恩師、編寫《洪君彥和他的學生們》一書的活動,并親自撰寫兩篇長文和一篇序言。洪君彥老師說,這本滿載師生情誼的書是給他80大壽的最好禮物。
• 1980年:《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和巴拿馬運河地理位置比較研究》,北京大學課題。
• 1981年:《江浙兩省引進外資的調研報告》,北京大學學年論文。《因地制宜、政策合理、生產發展-赴農村社會調查的體會》,《北京大學報》11月2日,第三版(張健合作)。《理論付諸實踐,實際加深理論認識》,《北京大學報》11月2日,第四版。
• 1982年:《戰后亞洲糧食統計資料對比分析》,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志做河北好兒女-一封來自北京大學的信》,《河北青年》,4期(成卉青合作)。《經濟學家談中國的目標》(譯文),報國務院副總理張勁夫資料。
1983年:《按質論價就是按值論價》,北京:《價格理論與實踐》,1期。《對我國農產品超購加價的探討》,《價格論文選集》,北京:出版社?《關于價格改革的依據、時機和步驟》(集體),成都價格理論討論會。《保持物價基本穩定與價格改革的關系》(集體),成都價格理論討論會。《物價變動的因素》,北京:《經濟日報》,4月11日,第三版。《蘇東五國的能源供應及展望》,北京:《國際貿易》,6期。《1979-80匈牙利調整消費者價格的情況》(譯文),國家物價局資料。《中觀經濟學》,《經濟日報》,10月1日,第三版。《匈牙利利用價格杠桿支持國家節能政策》,北京:《經濟參考報》,12月29日。
• 1984年:《匈牙利經濟學家代表團帕普妮同志談價格改革》,北京:《價格研究資料》,1期。《匈牙利價格改革問題》,沈陽:《價格研究通訊》,2期。《發揮價格在產品推銷中的作用》,《經濟參考報》,2月14日。《成都市商品流通體制和價格管理辦法的改革情況》,北京:《價格研究資料》,5期(王良合作)。《三十五年來物價工作的光輝成就》(集體),《價格理論與實踐》,5期。
《叫賣酸桃的啟示》,北京:《光明日報》,6月23日。《且說黃蓋有怨言》,《價格理論與實踐》,6期。
• 1985年:《論我國的價格改革》,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城市經濟改革研究叢書》。《民用燃料比價探討》,《經濟參考報》,1月19日。《國際交換與價格》,《價格研究資料》,8期,1月31日。
《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第三產業的發展》,《經濟參考報》,3月1日(整版,5篇,朱涵萍合作)。《實行批量作價,促進商品流通》,鄭州:《價格論壇》,2期。《論批量作價的理論依據》,沈陽:《遼寧物價》,2期。《關于按質論價若干問題的探討》,《經濟參考報》,4月3日。《充分發揮經濟杠桿的作用,搞好微觀經濟實現宏觀平衡》,《經濟參考報》,4月15日(整版,5篇,與武捷思、王大樹合作)。《經濟體制改革要配套進行》,《經濟參考報》專題討論會。《論批量作價》,北京:《財貿經濟》,4期(黃曉明合作)。《一些小商品價格呈下降趨勢說明了什么?》,北京:《學習與研究》,5期。《運用經濟杠桿要協調配套》,《光明日報》,6月15日,第三版。《談按質論價中的質量管理》,成都:《四川物價》,6期(黃曉明合作)。《如何控制價格總水平上漲》,《經濟參考報》,7月20、22、24、27、29連載。《關于第三產業的發展》,北京:《計劃經濟研究》,9-10期。《關于第三產業價格改革》,北京:《經濟研究參考資料》,61期。《“看病難”的現狀及改革建議》,《經濟研究參考資料》,61期。《關于國際交換、國內外價格關系若干問題的綜述》,《經濟研究參考資料》,74期。《經濟改革時期的價格總水平》,《經濟研究參考資料》,166期。《利用價格杠桿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價格理論與實踐》,6期。《世界各國的能源價格》(譯文),北京:《成本與價格資料》,14期。《天然氣生產者價格的決定》(譯文),北京:《物價資料》,19期。《搞活價格與開放市場》,《經濟參考報》,12月11日。《擴大企業定價權的幾個問題》,《經濟參考報》,12月25日。
• 1986年:《對“價格形成基礎”討論的看法》,《經濟參考報》,1月22日。《法國政府的反通貨膨脹措施及其成效》,《價格研究資料》,6期(喬榮章合作)。《預測居民消費結構時應當注意的一個問題》,中國社科院國情與青年發展研究組。《發展中國家市場開放問題》,北京:《農業經濟問題》,3期。《市場環境與價格改革》,《財貿經濟》,3期(常清合作)。《應盡快制定價格法》,《經濟參考報》,8月13日(劉樹杰合作)。《日本糧食管理制度的改革及現狀》,《價格研究資料》,9期。
1987年:《發展中國家為什么不實行農產品市場自由化》(譯文),《經濟學譯從》,5期。《近兩年關于價格理論和價格改革的討論綜述》,《經濟研究參考資料》,129期。《價格管理體制改革:目前的形勢與任務》(集體)。《價格改革中期規劃綱要》(集體)。《中國企業行為發生的環境分析》,(書稿)。《中國企業行為的特征》,(書稿)。
• 1988年:《中國地方政府經濟行為機制的國際比較研究》,(書稿)。
• 1989年:《中國定量配給制度研究》,倫敦:倫敦經濟學院國際經濟研究中心項目出版物。Consumer Goods Rationing in China, China Program Technical Report, STICERD,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 1990年:《中國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倫敦經濟學院Urban Housing Reform in China, China Program Technical Report, STICERD,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 1991年:《中國農村和城市經濟改革比較研究》,中國經濟學會(英國)年會論文。A Comparison of Rural and Urban Reforms in China, London: Chinese Economic Association (UK), Annual Conference.
• 1993年:《臺灣政府在經濟管理中的作用》-《臺灣經驗與大陸經濟改革》第一章,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臺灣印象》,2004年9月25日刊于《藍天航油報》。
• 1994年:《中國的漸進改革》,博士論文,倫敦大學。 China’s Gradual Reform: A Case Study of the Industrial Sector.
• 1998年:《英國國有資產私有化過程》。
• 2003年:《美國航空業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 2004年:《單點系泊-海上輸油技術革命在中國茂名》,大型專著,主編。
• 2006年:《建設遠海浮動碼頭符合中國國家戰略》。
• 2009年:《超越自我的修煉》。
• 2010年:《北京大學世界經濟專業50周年紀念文集》(ISBN978-7-80234-403-7),【中國發展出版社】,編輯,獨立撰寫《北大的情與夢》、《英國的大學》、《民主選舉的程序問題》三篇。
• 2011年:《燕園風骨》文集(ISBN978-7-301-18199-7),撰寫《懷念陸卓明老師》一篇。
• 2012年:《洪君彥和他的學生們》(ISBN978-7-80234-756-4),【中國發展出版社】,聯合主編。撰寫“前言”和兩個主要部分。
• 2012年:《百年華章》,【北京大學出版社】ISBN978-7-301-20577-8;獨立撰寫《燕園風骨》、《北京大學世界經濟專業78級同學》兩篇。
• 2014年:【北大經濟學院–菁苑-校友快遞】,《田軍:企業家的學者情懷》(2014-11-8)。
• 2015年:《香港經濟導報》開辟【博雅論道】專欄,獨立撰寫《九號院與月壇北小街2號》(2014-4-21);《莫干山與巴山輪》(2014-5-9);《漂洋過海的中國青年經濟學會》(2014-5-19);《北京首堵的癥結與出路》(2014-8-11);《英倫雜記》(2015-3-23);《臺灣高校的大陸學脈淵源》(2015-6-1);《中國崛起:特殊時期的特別機會-讓歷史告訴未來》(2015-11-3)。
• 2016年:【冀商傳奇】《田軍:中國心,河北情》(上下兩集,2016-7-26)。
• 2017年:主辦《未名壺》自媒體,撰寫《未名壺發刊詞》(2016-11-1);《當年專注到極致,整個世界都會為你讓路》(2016-11-18);《戀上未名壺》(2016-11-18);《他是司徒雷登義子,未名湖畔長大,歷經滄桑,飽受爭議,卻被稱為燕園風骨》(2016-11-29);《資本無記憶,美酒可永恒》(2017-3-15)。
• 2018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刻在靈魂深處》(阿憶主編),《青春憶,最憶是燕園》。《煙霏蔚秀朗潤心》文集,獨立撰寫3篇:《田軍做客<冀商傳奇>》/《三十年再回首》、《英倫雜記》四篇。《1898-報道》【七七七八大講堂第二期:田軍-營銷賦能/品牌創新與資本市場】。【新三屆】(知名自媒體)《青春憶,最憶是燕園》(2018-3-4);《追記北大經濟系77、/78同學相聚深圳》(2018-3-12);《我在英國的車族生涯》(2018-3-24);《直面挑戰,在充滿壓力的市場找到人生價值》(2018-3-30);《燕園風骨-懷念陸卓明老師》(2018-4-6)。
• 2019年:《家史也是歷史》、《生于五十年代 - 井陘記憶》。
• 2020年:《二機加情思》、《我的房子們》、《夢夢與子軒》。
• 2021年:《未名合作社的歷史與邏輯(ji)》、《北京城市(shi)定位》。